• 开始网
数字标本奖
开始网 > 热点关注 > 科技 > 正文

又一科星陨落 敲响科技工作者健康警钟

媒体: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马爱平
专业号:日月峡科技   2018/11/11 18:16:58

“科研任务重、工作任务多、精神压力大,导致科研工作者没有时间锻炼,或者偶尔才会锻炼,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状况就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带病工作。一颗颗科星的陨落,无不在提醒科技工作者,健康警钟需长鸣。”

11月4日,我国粒子天体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杰出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王焕玉,在作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64岁,令人痛惜。

更令人悲痛的是,近年来,有多位知名的科技工作者英年早逝。59岁的著名反病毒专家王江民、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何勇、38岁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胡可心……这份长长的早逝科技工作者名单令人痛心。

长期以来,科技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项中国科协的调查结果显示:四成科技工作者患有某种类型的常见疾病,三分之一的科技工作者存在长期身体疲劳或腰背酸痛等亚健康症状;近三成的科技工作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科技工作者群体中的体育人口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实际上,早在2005年,人们就开始关注高知高薪不高寿的“中关村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大量研究证实,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内因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只占15%,而外因却占85%,其中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地理因素7%,而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占60%。

深究背后的原因,会发现工作任务繁重、生活没有规律、长期紧张生活、持续的疲劳状态,是很多科技工作者的日常。

根据近日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我国科技工作者超时工作情况有所加剧。科技工作者总体平均每周工作49.7小时,比法定劳动时间多24.3%,比2008年的47.3小时和2013年的48.8小时有所增加。

科研任务重、工作任务多、精神压力大,导致科研工作者没有时间锻炼,或者偶尔才会锻炼,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状况就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带病工作。

一颗颗科星的陨落,无不在提醒科技工作者,健康警钟需长鸣。健康状况的改善,要从自己做起,有健康意识、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

这也无不在提醒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给科技工作者松绑,切实关注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关注科技工作者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焦虑,关爱科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并落到实处,比如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才能从源头上改善科研人员的健康状态。

阅读 45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焦点关注

© 2008-2018   开始网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