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金域检验于2001年首先将独立医学实验室模式商业化运作,由此揭开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进程。今年7月,金域检验成功在A股上市。金域上市前,东吴证券此前发布了一篇《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多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并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30%以上增速,新增200亿市场空间待挖掘。
1、需求+规模经济催生独立医学实验室的繁荣
独立医学实验室(ICL):又称第三方检验,是独立于医疗机构之外独立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公司。其核心是规模经济,即通过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获取成本优势、质量优势、技术优势,从而达到多方的共赢,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中小型医疗机构检验外包的问题,同时也为大医院解决因社会需要而不得不开展亏损检验项目的难题,现已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医学诊断服务产业链而言,分为:
上游—检验仪器和检验试剂生产商。目前以罗氏为代表的6家外企占据中国IVD市场60%份额,国内以科华生物为代表的IVD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
中游—医学诊断服务企业。
1)按照产业链构成分为单纯独立医学实验室和平台型独立医学实验室。前者仅提供医学诊断服务,后者除了提供医学诊断服务外还代理和销售或(和)自产诊断试剂仪器;
2)按照经营模式分为连锁式经营和单体经营。
3)按照业务领域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前者除提供医学检验诊断服务外还提供科研服务、CRO服务、健康管理等,后者则专于医学检验诊断服务或医学检验中某一专业细分领域。国外龙头企业多为连锁综合型单纯独立医学实验室,如美国的Quest和Labcorp;而国内龙头企业多为连锁综合型独立医学实验室,金域检验为单纯型,而迪安诊断为平台型。
下游—专业型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对象通常为医疗机构,而综合型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对象除了医疗机构外还包括个人、科研单位、医药企业等。
独立医学实验室虽起源于美国,但在医疗保障更为健全的欧洲和日本同样发展良好。根据Quest、Labcorp、Labco和BML四个龙头公司的年报推测美欧日独立实验室市场市场规模已分别达200亿美元、145亿美元和100亿美元,渗透率约为38%、50%和67%。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0年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规模仅为13亿,而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47.6亿,年复合增长率54%。预计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5亿左右。2014年我国医疗机构业务收入21972亿元,通常检验收入约占业务收入8%-10%,据此推算,我国医学检验市场约1750亿到2200亿之间,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渗透率仅2.2%-2.7%,相比欧美日差距甚远。
在医疗服务行业高景气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5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仍将以年复合增长率3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0亿,渗透率达9%左右。也就意味着未来五年,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将新增200亿市场!
2、中国ICL跳跃式发展快速追赶美国
从美国ICL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医疗控费、技术升级和更严格的实验室监管标准成为ICL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医疗控费压缩医疗机构利润,技术升级使医疗机构承受更大的检验成本,更严格的实验标准使占市场12%的私人诊所市场转移至独立医学实验室。三轮驱动使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ICL的萌芽和快速发展正值先后两次医改,跳跃式发展使得我国ICL行业用20年时间走完了美国60多年的历程,龙头企业全国中心省市布局已基本完成,市场规模5年复合增长率50%以上。然而新医改形势下驱动行业迅速扩容的医疗控费、分级诊疗、民营医院发展等因素依然存在,另外新技术的应用将是长期驱动因素。因此,未来五年我国ICL行业有望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率,目标规模近300亿。
截止2015年4月,我国民营医院数量达13153家,和公立医院数量持平。但民营医院普遍规模较小,患者数量较少,不足以开展多数检验项目,外包动力较公立医院强烈。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政策引导民营医院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民营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量占比将达到20%。因此,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将给ICL带来巨大增量市场。
但就目前而言,中国ICL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美国2014年有医院附属实验室8900所,私人诊所实验室121200所,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达到5900个。我国截止2014年底有医院25000所,基本每个医院都会设置检验科,但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的医院检验量和检验项目量差距较大,基层卫生机构91.5万个,但百分之九十设备陈旧、远远达不到标准化要求。我国现有356个检验所远远不能满足25000所医院和91.5万个基层卫生机构的检验外包需求。
其次是我国ICL发展地区差别明显。以金域检验为代表的综合型独立医学实验室公司在全国省会城市或重要二线城市已基本完成布局。根据2015年销售数据来看,金域检验营收24亿左右,艾迪康15亿左右,迪安诊断11亿左右,市场占有率分别约32%、20%和14.7%。
其中,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五省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占比近50%,而大部分地级市尚没有第三方检验。随着自上而下的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布局推进,地级市医疗机构将逐渐改变现有检验市场模式,龙头企业将通过渠道整合、共建实验室、实验室托管等多种方式进行区域性扩张,出现连锁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医院附属实验室和各专科实验室并存的局面。
3、业务拓展+产业模式升级,ICL的未来发展趋势
独立医学实验室具有先进的检验设备和专业技术,而这些除了可以用在临床医学检测,还可以进行科研检测、司法检测、健康体检等领域。其中,分子诊断即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诊断将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从国外看,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巨头Quest和Labcorp公司在基因检测和特检的收入占比都在30%以上,Labcorp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兼并整合建立了12个特检平台,进行在肿瘤风险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感染性疾病风险预测等专业性检测,使医学检验由被动进行疾病信息检测转为进行疾病风险性的主动监测。
我国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基因检测早期主要用在产前筛查和政府买单的“两癌筛查”。近期国家才开始试点基因检测在遗传病诊断专业、产前筛查与诊断专业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的应用。我国基因检测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但直到近两年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医学检验所,短短3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1所医学检验所。迪安诊断则通过收购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上具有优势的博圣生物来取得技术上的进步;艾迪康和分子诊断龙头企业之一博奥生物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战略合作。
相比传统的独立医学实验室都会进行的相应科研服务,综合型独立医学实验室则将业务进一步延伸。如迪安诊断和金域检验已经或将要开展司法鉴定、健康管理、食品和环境检测、CRO服务等。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巨头甚至在CRO领域强强联合:2015年伊始Quest和昆泰合资设立新公司,Labcorp和科文斯合并。国内迪安诊断和泰格医药也已建立起合作框架。
再借助网络的带动,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将更为便捷和准确高效。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Labcorp开发了Beacon,Quest应用了Care360,金域检验在做数字化病理诊断系统,迪安诊断推出来客户服务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检查结果。利用互联网将传统的B2B模式向B2C和O2O模式发展将是互联网思维导向的提前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迪安诊断采取了“销售+服务”的差异化商业模式,在全国扩张实验室、整合经销商渠道的同时,正寻求进一步向上游产业链延伸。而诊断试剂和仪器研发生产企业则随着独立医学实验室政策红利释放,依托自身产品和技术优势,纷纷将业务向下游服务端延伸,尤其是分子诊断领域企业向遗传学等特检为特色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优势明显。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