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子”为尊敬的称呼,春秋时期鲁国(山东曲埠东南)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界文化名人。由其学生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孔子的高祖是殷商遗民宋国的贵族,其本人出生并主要生活在周朝礼仪制度保存较完整的鲁国。他一生学习周礼,传播周礼,以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志向。他在对于周礼的研究和思考中,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距今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五千言,开创了古代思辨哲学体系,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
当我们在谈到“道是一种观念”时,我们想到的将不仅是道家,还有儒家。尽管按照通常的理解,“道”真正成为一个哲学范畴是从老子开始的。但是在儒家处,“道”却有着与道家处完全不同的另一部发展史。正如牟宗三所说:“什么是道呢?、、、、、、道是个空洞的观念,儒家有儒家的讲法,道家有道家的讲法”。在儒家经典《易经》、《尚书》、《诗经》、《论语》中,有关“道”的记载不胜枚举。孔子也曾自称“志于道”(《论语.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说明“道”作为一个范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就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公共资源。但在后来,在它自身的发展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意义上的分裂。正是这次分裂导致了差异巨大的儒家之“道”和道家之“道”。
老子和孔子一样,怀有治国安邦的抱负。《老子》五千言所言多为治道。老子认为,治国之道,要在“以百姓心为心”,劝告统治阶级当顺任民情,万不可强作妄为。这就是他的智慧之言,老子的放任政策,与孔子有着根本的区别。孔子积极于推行德治,认为在德治之下,人民就可以望风披靡,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让人民发挥其自由性、自主性这一方面,老、孔的“治”道却有着基本的不同。
《论语》书中“道”字七十七见,多是人伦之道。“天道”一词仅出现一次: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朱注:“至于性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可见孔子在天道观方面比较薄弱。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抽象地讲,这个“道”是一种理想或主张,但孔子的道基本上是指宗法封建礼制及人伦规范。他经常缅怀过去“邦有道”的时代,而赞叹“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感叹“天下之道也久矣”(《八佾》),可证孔子的“道”是仍以周礼为其基础。他主张“以道事君”(《先进》),并说:“本立而道生”(《学而》)——以孝悌为本,孝悌则不犯上,这个人伦之道乃是从顺从德性中所产生的。“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这就使得孔子之道为历代统治者所喜好并广为宣扬。
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论,人生论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论。人生理想论即是关于人生最高准则的理论。
人生理论发生最早,创始于孔子。孔子及墨子的哲学之主要部分,便是人生理想论。他们既没有特殊的宇宙论,也没有特殊的人性论,他们一生所辛苦倡导的,是人生之当然准则和与其联属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古代称为人道。人道之观念发生甚早,在孔子以前即已有之。如:《左传》昭公十八载子产云:“天道远,人道迩。”在《论语》中,所谓“道”即专指“人道”。
宇宙论中所谓道,有所以然之意。在人生论,所谓道,有当然之意。但“当然”一词,发生颇晚。最初所谓“义”,即指应当或当然。在孔子,道与仁,只是一事,亦称为义。从其为原则谓之道;从其为当然谓之义;而道之内容便是仁。墨子所谓:“义”,与所谓“人民之大利”、“兼爱”是一事。兼爱即舍一己之私利而谋人民之大利,此即是应当,即是义。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他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老子以“无”、“有”来指称道,用以描绘道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含蕴万有而言,是“有”。“无”为究极之意;“有”为统摄万有之意。
一、道者,超越万物形体之表象,难以言说
《老子.第一章》:“道”(指形上之道)可道(指言说),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地间本无所谓名,而语言、文字等的产生,乃为方便沟通计,故有产生名之必要。宇宙万物有其所以然的道理,就是老子所谓的“道”了。然而要诠释它并不容易,常人总从外形去了解,故仅得其常理而已。老子之所谓“道”,是“形而上”的一种思维,难以言说,即非可以一般常道来解之。而是透视到万物的内涵,即万象背后所以然的道理。故曰:“道可道,非常道。”
二、道本无形,它不可见,不可听。
《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搏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四十一章)大道是没有声音的、没有形象的。道既看不见,又听不到,且把握不住,它是无形象的状态。因无物之形象状态可言,故道是超越于人类感官之上的。
三、道是一切存在的因素
道并非什么都没有。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自古至今,其名不去。”(第二十一章)此谓“道”是“惚兮恍兮”,即似有若无,且是“窈兮冥兮”,深邃冥渺。其中确实“有物”、“有精”,且“其精甚真”。故“道”是确实存在的,它是一切存在、一切现象背后的原因、原理、推动力。然而却隐而不显,不为人所认知。例如:苹果从树上落下来的“现象”,背后有一个“万有引力定律”——“原因”。倘不明此理,则只见苹果向下落,而不知何以至此。
四、道的特质
《老子.第二十五章》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此物“有物”,即是指所谓的“道”。它有几个特质:
1、它是一种浑然状态;
2、它先乎天地而存在;
3、它无声无息;
4、它独立存在,而且永不改变(超越时空,具有永恒性与绝对性);
5、它周遍宇宙且循环不怠;
6、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可以为天下母”。无以名之,而勉强名之曰“道”及“大”——形容广大无边、无所不在。
五、凡人不明。反大笑之。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既属玄之又玄者,固非俗人所能知。上士闻之,勤奋而行之,知非可以口舌争也。中士闻之,疑信参半,故若存若亡。下士闻之,则嗤之以鼻,故大笑之,其愈笑之,愈见道之可贵,盖此非俗见者所能也。
老子、孔子的人文思想共同地消解和取代宗教思想。老子以道为宇宙根源,以道的自然性、无意识性取代人格性和造物之神,“道”的“长而不宰”的精神取代了神的主宰性。老子以“天地不仁”来说明天地的纯任自然、无所偏爱,天地的一切作为都不含有任何目的性,不含有人类所特有好恶情感。老子这一观念,打破了古代“天人同类”之说,是为一种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孔子虽然有时也承认“天”的主宰作用,但他在另一方面的影响更为深远,比如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以及他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等思想,对后代知识分子以及整个中国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老子、孔子各具特色的人文思想,对有神论的宗教思想有着共同的消解作用。
老子、孔子的思想虽不免有所局限,但就其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格精神而言,对中国的民族性格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世界史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思想巨人。
参考书:
刘兆佑、江弘毅等著《国学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张岱年著《张岱年全集》第二卷“中国哲学大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