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科学》杂志和SciLifeLab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揭晓,清华大学博士后、施一公弟子万蕊雪因其在剪接体三维结构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当选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Winner for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ategory),这是在中国本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首获该奖。
她的获奖短文“A key component of gene expression,revealed-High resolution microscopy sheds light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spliceosome”也于11月23日同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是一项全球范围的奖项,旨在鼓励和促进那些刚刚投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由Science/AAAS、SciLifeLab及4所著名高校共同发起。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两年内在生命科学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研究者,均可以申报。主办方每年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从来自全世界的申报者中遴选出4位在各自领域最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获奖者除了将获得丰厚的奖金,他们的研究短文也将在《科学》杂志上发表。
万蕊雪2013年由中山大学推免清华大学医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进入施一公实验室开展毕业设计,并师从施一公至今。在博士深造的四年时间里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6篇文章、在《细胞》(Cell)上发表了2篇文章。入选中国科协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全国仅5人)。
目前在剪接体结构生物学这个研究领域内最顶尖的3个实验室,分别是清华大学施一公老师的实验室、英国MRC-LMB的Kiyoshi Nagai教授研究组以及德国马普研究所的Reinhard Luhrmann教授研究组。
在此之前,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有三名校友获得获得该奖。2001年,清华大学校友时松海因其论文《AMPA受体动力学与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AMPA receptor dynamics and synaptic plasticity),荣获由《科学》杂志2001年度全球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Prize)。2005年,清华大学校友颜宁由于对线虫及果蝇细胞凋亡通路工作机理的杰出研究成果,获得2005年由Science杂志和GE Healthcare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2013年,清华大学校友洪暐哲以其论文《Assembly of a neural circuit》获得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来源:新经济观察网等)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