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网
数字标本奖
开始网 > 热点关注 > 热点聚焦 > 正文

国营新华林场发生的新变化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孙文强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24/6/26 8:08:54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国营新华林场考察,实地察看治沙造林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一年来,国营新华林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感恩奋进,创新举措,聚焦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打造全国防沙治沙试点林场,林场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

锚定新理念:党建引领争创一流

国营新华林场始建于1960年,面积5.2万亩。“三北”工程启动以来,林场大力治理耕地盐碱化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经过三代林场人的接力奋斗,累计造林3.9万亩。

在建设过程中,林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支部筑堡垒、党员当先锋,以党的领导凝聚起强大合力,打造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完成了从一个生态小场到争创一流示范林场的蜕变。

为推进林场高质量发展,制定《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创建全国防沙治沙试点林场方案》,布局基础提升、示范打造、巩固提高三个阶段,力争到2025年林场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全国防沙治沙试点林场挂牌,到2028年建成科学防沙治沙等多个示范基地,到2030年将林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防沙治沙试点林场。

林场还建立市、区两级党员义务植树基地,累计有3000余名党员干部栽植树木1.68万株。同时深化“林长+”协作,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同工作机制,推动“林长+”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被自治区林草局确定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被评为2023年度巴彦淖尔市坚强堡垒支部、临河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打造新引擎:科技创新激发动能

近年来,林场坚持向科技要生产力,不断提升科技“含新量”,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

搭建科研平台,推动中国林科院在林场挂牌成立河套地区盐碱地林草植被构建和生态修复博士科研工作站,与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由沙林中心选派专家挂职林场科技副场长,成立专家工作站。

瞄准林场建设中的科技难题,组织中国林科院3名博士生、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4名技术骨干,以“揭榜挂帅”形式开展节水灌溉设施配置和布局研究。协调沙林中心专家团队实施抗虫树种筛选和良种推广等项目研究。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加快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加大新型治沙机械的推广使用,机械化率超过60%。开展新疆杨、沙林杨等优质乡土树种的选育推广,建设保障性苗圃500亩、1000万株,培育林木良种600亩、300万株,有效保障种苗供应。

开辟新路径:融合发展实现共赢

以打造全国一流林场为目标,不断创新路径模式,推动林场发展由偏向生态效益向注重综合效益转变。

积极探索“林场+经济林/新能源/旅游”模式,与企业合作在林场栽植梭梭、沙枣等6358亩,栽植文冠果1.5万株,积极争取新能源项目资金8.87亿元,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完成光伏装机20万千瓦,治理沙化土地0.72万亩,年租金收入288万元。同时,开辟“班禅召海子-国营新华林场-乌兰图克国家沙漠公园-鲜农农牧业高科技设施农业园区”精品旅游线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向利好。

探索“林场+服务”模式,利用现有机械和技术资源,成立专业化公司。林场组建50人的绿化队伍,为周边育苗大户、经济林种植户、农牧业合作社提供抚育管护、技术指导等服务,不断提升内生动力。通过积极对外承揽造林绿化工程、供应种苗等,多渠道提升林场集体收入,推动林场经营变“输血”为“造血”,职工年收入人均增加1.2万余元。

探索“林场+农牧民”模式,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生态项目建设过程中,林场注重发挥项目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吸引周边农牧民参与。截至目前,共吸引带动1500余人,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孙文强)

阅读 50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焦点关注

© 2008-2018   开始网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