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网
数字标本奖
开始网 > 热点关注 > 国内 > 正文

【3.12植树季】当你改变世界,世界也会改变你——《种树,改变了谁?》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副刊  作者:禾刀
专业号:碳汇资讯   2016/3/11 14:46:30

翻开本书映入眼帘的这句话足以给人以最为强烈的震撼。这句话至少表达了这么两层意思:一是我们常说的十年树木兴许可以,但不足以“树林”,更何况是沙漠;二是人生没有几个二十年,种树同样时不我待。

《种树,改变了谁?》讲述的是一名日本青年因自发前往中国种树,至而引发“蝶变”,带动他人共同前往中国内蒙植树的故事。

15年前,日本青年大龙隆司来到内蒙古科尔沁,开始了他以植树方式向沙漠挑战的生涯。多年来,已被中国朋友“汉化”为大龙的大龙隆司,不仅同日本志愿组织的其他同事一起建立了绿化网络,每年还吸引富士日本公司包括其他许多人士自费前往内蒙古植树。在中国长年治沙过程中,他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不难看出,他已把植树治沙活动深深地融入了自己的家庭,并从长年种树活动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获得感。

大龙并不是种树志愿组织的创始人,他只不过是呆在科尔沁植树治沙时间较长的一位日本人。大龙也不是本书的唯一主角,还有很多人像他这样飞过海峡,来到以前从未见过的这块荒芜之地,也是中国北方沙暴的重要源头。大龙充其量只是他们中的一位普通代表。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沙化之地,没有哪里的治沙行动是轻松的。在内地看起来还算简单的种树活动,在沙漠则处处是困难:除了沉重的体力付出外,还得面临难以下咽的沙土饭,甚至上厕所也会成为最大的问题。而且治沙行动的大部分费用还必须由个人承担。费用包括来去交通、食宿、树苗等一切开支。按照目前汇率,每人至少承担超过4000元人民币的费用,其他费用则由富士日本公司工会承担。尽管如此,绝大部分志愿者非但毫无怨言,而且对科尔沁当地群众缺乏抗沙治沙意识给予了充分理解——毕竟摆在他们面前第一位的是生存。

种树治沙,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其艰难。如同本书反复提及的那样,那些从未到过沙漠的人们一开始脑海除了装满新奇,对于在沙漠中植树往往缺少困难思想准备。然而,当他们来到流沙之地时才发现,每朝沙波上走一步都异常困难。事实上,体力付出只是整个植树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科学知识对活动的考验往往更大。要想这一活动能够收到实效,活动组织者必须充分考虑所植树木的成活率,特别是后期维护,还有当地苗木政策等诸多因素,而且必须努力兼顾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对于这个组织十多年的植树活动,我们只要将思绪带到遥远的沙漠,直面干旱、沙尘、贫瘠……就不难以懂得其价值与意义。如果我们进一步对照中日志愿理念还不难看出差别:日本人习惯将志愿行动融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才会一“干”15年,才会从中体验到成功与幸福。而我们仍习惯视为额外“付出”或者“帮助”这样的“体外”劳动,缺乏精神层面的获得思维。也就是说,志愿行为是否融为生活的一部分,其结果自然迥异,前者必定尽心尽力且会从中收获快乐,后者往往只是咬紧牙关在“苦熬”中度过,纵使精神可嘉,但无法品尝到志愿行为的甘甜。

与许多志愿行为和植树活动还有很大不同的是,沙漠植树并不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植树者在这方面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许多植树成活率不到20%,意味着树种下去是一回事,后期维护往往需要长年累月的付出,更何况还必须兼顾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简单点说,只有将志愿行为与大自然规律还有当地群众思维认真进行有机结合,才可能释放出更大力量,才可能减少人为和动物的破坏,才可能最大限度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我国是荒漠化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不难想象,这些荒漠化土地每年都会制造大量沙尘暴,同时还会侵蚀更多绿地。植树造林,抵抗荒漠化任重而道远。

每年植树节,全国各地都要组织大规模的植树活动。像大龙这样真正深入到沙漠一线开展植树活动、且一干数十年的国人确实有,比如数度引起舆论关注、位于毛乌素沙漠深处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的殷玉珍。自1986年起,殷玉珍和丈夫开始种树治沙、绿化家园,20多年来绿化荒漠6万多亩。殷玉珍和丈夫的治沙精神令人敬佩,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像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沙漠植树的个人凤毛麟角,一方面因为困难确实太多,另一方面则是国人对种树缺乏幸福认知和获得感。

在此背景下,我们再对照大龙他们十来年的植树活动,也许会慢慢悟出这么一种别样的体会来:表面上看,种树确实是为了治沙,是为了减缓当地植被沙化现象,是为了通过植树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是为了借助此举使我们的天空不再沙尘肆虐……从心灵深处看,则是个人灵魂的救赎。大龙他们把种树当成幸福的一大源泉,所以他们不惜千里迢迢,甘愿来到条件异常艰苦的沙漠。也许在他们看来:当你改变世界,世界也会改变你;当你种下去一片绿,收获的很可能是心灵深处的一片无垠绿洲。

 

阅读 1436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焦点关注

© 2008-2018   开始网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