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趣
七绝 - 平水韵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古刹钟声鸣远近,
禅心一片映青山。
乙巳正月书
编辑:七绝《禅趣》诗评
首句: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开篇即以宏大的时间跨度作为对比,将世俗之人的百年生涯——三万六千个日日夜夜,与僧家的半日闲暇相对照。诗人以“不及”二字,巧妙地凸显了僧家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读者在品味此句时,不禁会思考:为何百年的忙碌与奔波,竟比不上僧家片刻的宁静?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时间价值的深思,也暗示了世俗生活与禅意生活之间的本质区别。
次句:古刹钟声鸣远近,禅心一片映青山
如果说首句是以时间为轴,展开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卷,那么次句则是以空间为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禅意世界。古刹钟声,悠悠扬扬,既回荡在耳畔,又仿佛穿越了时空,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而“禅心一片映青山”更是将禅意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青山绿水间,僧侣们静坐修行,心如止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此句不仅展现了禅意的深远与广博,也激发了读者对自然与心灵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赏析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卷。诗人通过对比与融合的手法,将世俗生活与禅意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对比,既展现了世俗生活的喧嚣与忙碌,又凸显了禅意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这种对比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时间价值以及自然与心灵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的手法,如“古刹钟声”象征着禅意的深远与广博,“青山”则隐喻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些象征与隐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与意蕴,也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此外,诗人在创作此诗时,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体悟。从“乙巳正月书”这一落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这种个人情感与体悟的融入,也使得诗歌更加真实、生动,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综上所述,《禅趣》一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禅意生活的宁静与超脱,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时间价值以及自然与心灵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无疑是一篇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深入讨论的话题。
赋诗:刘尚林
编发:王克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