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黄河口朱鹮野化研究基地最新监测显示,“鹮归齐鲁”朱鹮野化放飞项目中一只编号162的朱鹮于3月19日完成史诗级迁徙,共飞行11小时、跨越260公里,创造我国朱鹮野化种群迁徙观测史两项纪录。
清晨5时40分,晨光初染山东利津盐窝镇的林梢,162号朱鹮振翅启程。卫星轨迹揭示其惊人航程:1小时从陆地进入渤海,4小时持续跨海飞行抵天津港区,历经5次起降最终抵达河北沧州。科研团队通过北斗卫星追踪发现,该个体在强气流中维持30—50公里时速,成功穿越渤海海域。渤海海峡的强气流与无落脚点的飞行环境,对翼展不足1.5米的朱鹮堪称生死考验。
“这一发现刷新了学界认知!”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副研究员刘冬平指出,朱鹮一直被认为是短途扩散鸟类,此前能证实的连续飞行距离仅约40公里。然而,162号朱鹮却连续飞行近200公里,还展现出精准的跨海导航能力。这一突破为朱鹮东部迁徙种群的重建带来了新希望。
监测显示,3月20日,162号朱鹮又朝着东南向突进95公里,抵河北盐山,3月21日,折返山东滨州。两天355公里的迁飞轨迹,再次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关键数据。目前,科研团队已启动“护鹮网络”,在迁徙廊道跟踪监测、实时守护。
野生朱鹮种群从1981年全球仅存7只,恢复至现今1万余只。162号朱鹮这次跨海迁徙奇迹,不仅是物种复苏的里程碑,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见证。 (王安东)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